【人在也门】萨那老城——永不褪色的阿拉伯

这一篇日志和下一篇,都是07年的时候我就该发出来的东西,现在补上。


来到也门之前,有些事情是我不知道的:


1.也门这个国家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古代的“阿拉伯”,就是指的也门。在石油还未被发现可以作为能源使用存在巨大价值之前,阿联酋科威特这些地方屁都不是。


2.也门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在这里得到弘扬发展,发扬光大,光大证券。它和沙特是如今仍然把伊斯兰教传统保持得最好两个的国家。(下面我会举例说明)


3.也门是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香料之路的起点,在大航海时代以及以前都是亚欧非三个大陆的重要中转站。郑和的船队据考证也到过也门。


4.摩卡咖啡这小资装逼的东西的发源地在也门,摩卡曾是也门的一个港口。两种说法:一是指产自摩卡的咖啡;二是非洲及其他阿拉伯地区的咖啡运到摩卡再转向全世界,这样的咖啡也叫摩卡咖啡。现在说的摩卡咖啡是指的咖啡的一种口味。对我来说那种酸酸的咖啡喝了让我胃里总有点泛酸,因此我还是比较喜欢卡布奇诺那种甜甜的奶味重的哄小孩咖啡。(卡布奇诺卡布奇诺,你揍知道个卡布奇诺!)


5.别以为美国允许自由持枪就想当然,人均枪支占有率占世界第一的国家是也门,比率达到——300%!!!没错,摊到人头上就是人手三把!(我之前的帖子《一剑光寒XX州》说明过我在这里的巨大收获)


————————-让我们来走进也门————————————



其实只需要看看萨那的老城,你就能完全感受到这个国家。


来到萨那,必定要去的地方只有一个:老城。


在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保留着八百多年前的原貌的城市时,我心里充满了巨大的震撼。那种完全不一样的阿拉伯风情让看惯了青山绿水青砖碧瓦青面獠牙的我无比惊奇。



01也门之门

上面图中的是也门之门(Gate of Yemen)。现存的老城是萨那古城的一部分,这只是当年萨那古城七座城门中仅存的一座,其他六座已经拆除。从这里你仍然能感受近千年前这个阿拉伯文化中心的恢宏气势。当然,从中国出来的见过故宫、南京这些古都的城墙门楼的咱,对着只有四五层楼高而且厚度只有长城一半的城墙还是有优越感的,我心道不用说解放军,就是清兵也能不费多大力气就攻下来。



02城头看老城



风吹雨打,岁月流逝,从古波斯到埃塞俄比亚,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到日不落的大不列颠,战争的洗礼也无法改变这个城市的精魂,人们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造城市,红石房,也门窗,宣礼塔,每一样都在宣示着这种坚持。


 


登上城门俯瞰城内广场,虽然是工作时间,仍然有许多人就这么闲散的坐在广场上,嚼着卡特,聊着天。



03 老城广场俯瞰



我每到一个国家看到那里的人们过得如此闲适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为什么总过得那么累那么苦。


 


城墙环绕着密集的平定的小城堡式的塔楼,整座城用红石、白石砌成,再加上石膏勾勒出的鲜明的线条,形成一种古朴大气的气质。



04老城墙外



走在城里,目之所及,一砖一石,一屋一瓦,无一不是古物。


我看到长袍,腰刀,水烟,香料,古塔,城堡,我看到也门特有的上圆下方的窗,伊斯兰风格的木门,我看到磨坊里蒙上眼睛的骆驼在拉磨,披着头巾的小贩在吆喝,看到居民们行色匆匆步向清真寺。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和你记忆中的阿拉伯的传说一一吻合,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仿佛正在这里重演,老城依然承载着阿拉伯人最原始的生活景象。这一切并非特意的保存,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一直这样生活,虽然电灯替代了油灯,汽车替代了驼队,可是阿拉伯的精髓依然不变。



03 老城



“ 在残缺的城墙内萨那提供了一种建筑风格总体一致的典范,其设计和各个细节反映了具有伊斯兰早期空间特色的一种有序结构,这种结构随时光流逝而日渐珍贵 ”。


老城内住宅的构造长期不变,在古代,一般的安排是一楼是家畜的饲养场(我也有看到在一楼暗无天日的房里养着三五头骆驼的),二楼是工具和农具的保管场,三楼是食品仓库和佣人的住所,四楼是家里所有成员沟通的起居室,女人和孩子们住在五楼,最上一层是男人专用的房间。


虽然外墙经过了粉刷,但是房屋的主体建筑和结构仍然是以前的样子,楼上住人,楼下也有一部分住人。一楼的房子现在多改成日用品商店,香料店,布料店,粮食店,有一部分是古董商店和工艺品商店。虽然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这对本地的人也没有什么影响,作为一个热闹的生活区和传统市场,人们仍然在此居住。


要不怎么说老外都笨呢,要放到国内,立马给你开发,开发成旅游区,楼上住人,楼下全部改成门面,开点饭店,旅游纪念品商店拿游客当猪杀不是几鬼好赚钱的嘛!



05 老城街道



这样的街道上,蒙着面纱哈里发的公主曾经乘着舆轿走过,远方的驼队曾经携带着各国的货物走过,郑和手下的高手曾经痛扁了妄图调戏蒙着面纱的哈里发的公主的远方驼队里的商人之后唱着《走进新时代》或是《北京欢迎你丫》走过……现在,轮到哥来走一走了!



06 老城街道



路边的杂货店,老板对上照的事情很开心,从他举起的东西来看,他显然对他的商品质量很有信心。从他的眼神里我仿佛听到他说:同痔您放心,我们这里的货都是本地的,没有江浙小厂来的水货。



07 杂货店老板



阿拉伯男人佩刀的传统在这样的刀铺里可以体会到,当地男子十五岁开始就会佩刀,然后刀不离身。虽然说装饰意义大于实用意义,但再穷的人都要有一把。这把刀意义重大,只能看不能动,轻易碰人家的刀是很忌讳的事情。如果两个人有争执,那怕用枪对射都没人管,可是只要其中有哪一个人把腰刀拔出来就会成为很大的事情,无论有没有理,都会被家族长老审判然后处以严厉的惩罚。



08 刀铺



在食品店里,我看到了各种制法制成的椰枣,大致是晒干的或者腌制的两大类。在这儿,这种东西就像我们的米店里的米一样普通,没法种水稻高粱土豆的古代,香甜(对我来说是甜腻)的椰枣养活了多少阿拉伯儿女。


09 椰枣

走进了街道旁的一个比较大的商场,在几百年前,我想着这里就该算是个Shopping Mall了吧。这里有很多首饰店,卖着银饰和其他工艺品。说是工艺品,但是大多数都还很实用比如烛台饭盒什么的。





10 老街商店内部



手工打制的银盒,每个的大小,重量,花纹都不相同,古朴的花纹透着厚重的历史气息。来这里之前我在机场的工艺品店和老城外面新城的商店里见过类似的东西,但那些一看就是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就像柳州鱼峰山脚下旅游品店里卖的绣球,徒有其形而毫无价值,颜色还俗艳得很。


11 银饰品





上图左边的这个小银盒子我买了下来给老婆做首饰盒,六十克不到,大概人民币一百几十块钱左右。


 


像之前说的,在居民区的商店里才能买到真货,我还买了个油灯,黄铜质地,花纹粗糙,很旧很旧,老板说是从农村收来的,又旧又不好看,我要作纪念还不如买个专为游客生产的货色,崭新的还便宜。我说我就要这个了,虽然卖的比崭新的工艺品还贵,我却觉得很开心。


12 银盒子


因为我识货,我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走到无人的小巷里,我掏出刚买的油灯,用力擦了一下之后,壶嘴里冒出一股浓烟,最后凝成一位Lady——我说了你也不会相信——真的出来了一个灯神!!!


而且还是女的,乌发碧眼,肤如凝脂,丰乳肥臀,要不是身周笼着一阵青烟,悬浮在面前却看不清脚在哪里我几乎以为是店老板拉客用的肚皮舞娘。


她上来就对我俯身拜倒,那一低头露出的乳沟让我遐想翩翩,然后抬头就是一脸的激动和一长串阿拉伯语,涕泗滂沱。虽然她说的我听不懂,但是不用翻译我也知道都是“我被关了几千年终于被你放出来了为了感谢你我给你三个愿望”之类的套话,我摆摆手说行行行你就别啰嗦了,哪,听着,时间紧迫,大家都赶时间,我就简单讲三点,第一,世界和平。第二,地球环保。第三,三个愿望不够,咱还要起码三十个愿望而且你还得给我随传随到。灯神强自镇定,说行你等着,我先去解个手毕竟几千年没上过厕所了。我说没事你去吧记得把我交待你的事办成就行。


结果丫一去不回,我还在和全世界全地球一起等着愿望实现……


好吧好吧,上面的灯神全是演义。我承认打字打累了那段是我编的一个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个故事要是让学术外卖这样的流氓来写就成了“愿望我不要了你让爷乐一乐就行”的人神共愤的版本。


 


宝石店里卖着各种阿拉伯的宝石,我只认得出绿松石,其他的大概我想价值都不算高,也就比雨花石要好那么一点点。真是大失所望,心说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争的金银财宝里保不准有多少就是这玩意儿,不就是好一点的马卵鼓(柳州话,河里的鹅卵石,不知道忻城有没有这种叫法,请看到这里的朋友一定告诉我)嘛!


13 各种石头
银耳环的工艺也很粗线条,我要跟人说中国有九层象牙球这种东西会不会让他们无地自容啊?



14银耳环



这条街道右边这堵墙是一个清真寺的一侧,整个建筑方方正正就像一块水豆腐,看似不起眼,来头却足以让一个外乡的穆斯林见到保准纳头便拜,因为这里史载就是先知穆罕默德亲手建立的第三座清真寺,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公元627年!!!)。至今仍然在作为人们礼拜的地方。


15 老清真寺


粗重的石砖上,斑驳的是历史的痕迹。


建筑的密集,街道的狭窄让我甚至无法找到一个地方给这座清真寺拍一个全景。


06老清真寺1



我从门口瞥到人们在做礼拜,不敢因为拍照而惊扰了那些虔诚的祈祷,只是默默地进去,又出来了。


这张图是清真寺的一侧。


 





16 大清真寺



17老城内



走在这里狭窄的街道上,把眼光从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投向天空,想到自己的所见和千百年前的人抬头看到的一样……啊,请忽略那几根电线……你会有世界变幻物是人非的唏嘘么?







18 老城

老城不大,那么些街道,走得快的话半个小时也就都走遍了,我们却一直在这里流连直到华灯初上。

18 小孩


19 老城夜景



在Youtube上有个叫Where the hell is Matt的视频,是一个叫Matt的人周游世界的时候在不同的国家和城市跳着同样的很可爱的舞蹈,这个视频很多人看了都心有感触,现在在优酷或者土豆上都有,很好看,我推荐。播放到46秒的时候,在萨那Matt跳舞的地方就是我上面仰望街道天空的那张照片拍摄的地点,一条小巷里。


我看到那一段的第一个镜头就叫起来“萨那!”,果然是萨那,现在想起来,老城给我留下的印象竟一深至此,深到我只要看过一眼就不会忘记它,只要再看到一眼就会想起它。

【人在也门】几鬼好吃滴烤鱼!——也门生活小记

初出机场时,觉得这里真算是穷乡僻壤,还国际机场呢,比不上一个县城的汽车站。
01 机场外
周围都是光秃秃的荒山,零星的建着一些方方正正的石头房子,一派不毛之地的景象。
02 野外

在这个国家里,我深切感受到两千五百年里伊斯兰教的沉积。宗教已经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成为天经地义且不可或缺的生命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宗教的准则下生活,我的理解是,任何法律,与《古兰经》抵触者无效。

 

我们住的别墅房间里阿拉伯风格的室内装修。
03 室内装修
当地人严格按照古兰经的规定每天要做五次礼拜,每次祈祷前要先洗手洗脚,如果是在野外的话就是抓一把土来擦手足是为“土净”。然后铺开一块小毯子跪在上面,跟随着阿訇祷告。每次大概要半小时,男女虽然分开,但是无一例外。我问过本地同事,祷告的内容包括念真主阿拉的名字九十九次或者一百次,以及大段的古兰经。第一次早上四点,最后一次是晚上九点。

兴建中的大清真寺,气势之恢宏国内只有近年来各地以你我之膏血兴建的政府办公大楼才能与之一搏。

24 兴建中的大清真寺

整个城市近两百万人口,全到清真寺去肯定不可能,所以在萨那城里,每次祷告时间一到,各个社区里的高音喇叭就开始直播清真寺里阿訇念诵的经文,这样在家里的主妇,在办公室上班的人都可以就地做礼拜。干!你能想象万籁俱静的凌晨,你还在熟睡中的时候突然耳边就响起一个老头似唱似念的声音的情形么?这种声音老实说,突然醒来听到真让人毛骨悚然。后来我还是习惯了,可以在经文的念诵中睡着,后来回国后没个人念经还不习惯,到点了还会自己醒来一下。我们的同事有一次正跟客户谈判着,突然客户不说话了,匆匆洗了手脚,就在办公室里铺开一片小毯子跪下了,搞得几个中国人面面相觑尴尬不已。我们客户的上班时间是上午十一点才到,一点钟就收工回去礼拜了,下午四点又来,七点就回去。

就这么一天五次一次半小时,你说这国家哪会有生产效率可言!据说最初先知穆罕默德在古兰经里规定的礼拜次数是——一天五十次!后来才改成了五次。
所以你说中东伊斯兰教国家要是没石油又没有党的领导还想富那真是没天理了。

伊斯兰教对妇女约束非常严格,仅从服装上就能看出来。在我到过的服装店里,女装只有黑色一种颜色,偶尔会有些暗红色或者白色的镶边或者刺绣图案。普通的女装都是全身上下妇女不能参与很多活动,不能单独出门,必须有人陪伴。比如下图这位。

04 街头的妇女

05 街头的女性

传统的女性除了两个眼睛你不能看到她身体的任何其他部位,即便高温的天气她们也会戴着手套,我看到过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士,眼镜片的下半部都蒙在面纱里。开放一点的女性比如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会把脸和手臂露出来,会穿凉鞋,但穿的仍然还是这样的黑色长裙,这已经是上限了。于是在这里我过的是连眼睛都禁欲的生活。

女性不允许和除家人外的任何陌生男子说话,外国人更甚。但是在上班时你和她say hello以及讨论工作是OK的,因为古兰经规定允许女性工作且必须认真对待工作,但是你如果跟她说下班后我们去走走来聊聊你的生活和家庭这样的话,你就等着被宗教审判吧。

以上两张照片均为盗撮。拍摄的时候我相机挂在脖子上人做东张西望状然后迅速按下快门,如此弄了好多次才得到两张看得过去的。在这里给妇女拍照也是罪大恶极的事,我一同事在街拍的时候镜头无意中对准一女子并停留了一两秒,然后那女子就一手捂住面孔一手指着我那同事惊恐的尖叫起来,周围一群阿拉伯大汉路人闻声围了上来,最终还是靠本地同事解了围。

本地人吃的东西很简单,一点烤饼一点土豆泥都够凑合一顿。基本饭店里面的菜谱都只有一页,写着一些牛羊鸡鱼类的简单菜式,无非是烤或者煮,花样太少了。

但是我们趁着推动项目进展的同时也把公款吃喝的传统带到了中东。

 

首先要提的是Kabab,本来是指的烤肉串,但是发展起来后变成了巨大的一坨。这种烤肉的形式国内也有,所谓土耳其烤肉的,其实是阿拉伯风味。比起国内的肉柱只有一小条,这里的看起来真让人感觉过瘾啊!大块的鸡肉或者牛肉就用调料贴在铁柱上缓缓的转动烘烤。那段日子我们吃得到的肉不多,于是每次出来看到这东西都食指大动,迅速让我们的大脑发出了“肠胃火力全开”的指令。
06 Kabab
很多国外的餐饮店里的Kabab是做成老北京鸡肉卷那样的,那个不正宗,正宗的吃法是这样的:
07 Kabab

底下垫上一层烤饼,有点像新疆的馕,我觉得就是同类东西。

然后是大把的烤肉。

配点薯条,沙拉,酸奶,番茄酱。

其实是很粗的做法,但是,饿的时候来这么一大盘,真真爽得黑文!!!

还有一家店,据说是本地比较高档的,进去一看装修实在不咋地,也就县招待所水平。

可是那吃的真的让人想起来还流口水啊!

羊肉,土豆丝,配点不知名的香料,蔬菜切碎,加上米饭,香得不行!

08 不知名食物

烤羊腿,至今吃过最好的,入味,肥美无比,没有羊骚味却又有隐隐约约的清甜:
09 烤羊腿
大块的手抓饼就直接丢在桌上,我们这等粗人就爱大口吃肉大口吃饼,本地禁酒,饮酒者被抓住除了一个惨字之外再也写不出任何字来。注意,我们拍照都是在吃了一口之后才各自有相机的出相机没相机的出手机来拍的,都觉得这么好吃的饼子非得拍照留念不可。
10 大块的手抓饼
重中之重是这烤鱼。

很大,大概有两斤左右的大鱼,像罗非,但是说是来自海里。
11 烤鱼老好吃
这个烤鱼上得太慢,上来的时候我本来只打算尝尝就算,一尝之下我愣是硬生生把胃里又腾出一半空间来。别看样子有点磕碜,味道唔得顶!鱼烤的火候正好,外酥里嫩,口感一流。不需要任何的酱料,那红红黄黄的作料简直是神来之笔,要说类比的话可能跟柳州狗肉干锅配的酱有点点点点像。咸香是主要味道,此外还有点点酸,也有点甜,只是一点点,几乎感觉不出来。我本来吃羊腿已经感觉美得冒泡,吃到翻白眼了,

我真的哭了,这么好吃的烤鱼,我以后吃不到了怎么办啊。

 

当我得知烤鱼出自这位师傅手下时,我肃然起敬,本想去与他握手然后迅速夺鱼而逃,奈何他见多了这种小伎俩,死活抱着盘子不撒手。我只得题词“阿拉伯食神”勉励之。
12 烤鱼和老板
总共就点了三个菜,加上烤饼和奶茶,那家店我们消费大概人均一百五十块人民币左右,算当地高高消费了。但是,干,值!屡吃屡爽!

刚来的时候看到本地人很多人脸上鼓起个大包,我还以为是什么病导致的,后来发现几乎每天下午人人都有这么个大包在脸上,一问才知道他们在嚼卡特。

也门过去的特产是咖啡,然而他们没有把这名声发扬光大,反而逐渐减少了咖啡的产量然后种上了卡特这种植物。卡特是一种软毒品,有类似大麻的刺激作用。本地人通过咀嚼它的嫩叶来high。很奇怪在其他阿拉伯国家严厉禁止的东西却在这里大行其道。这是让我扼腕兴叹的一件事

这个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男人和百分之二十的女人每天都要嚼卡特,当地人开Party就是一群人坐在屋里大嚼特嚼。每天下午两点开始到晚上十一点,被称为 “卡特时间”,很多公司重要决议都在卡特时间产生有的人甚至这一整段时间里除了坐在家里嚼卡特啥事不干。建屋子的时候除了大客厅外还有一间类似副厅的叫做“卡特房”,可见这东西深入生活多深。

看看嚼卡特的人们:

偷拍一:
13 嚼卡特的人

偷拍二,刀铺老板

14 嚼卡特的男人2

这位大叔很配合,摆出姿势给我们拍,他手里提着的小袋子就是鲜嫩的卡特树叶。本地人一天的收入刚好够买一包,再穷都要买,不吃饭都得嚼。

15 嚼卡特的男人3
小帅哥刚开始嚼,嘴里的包还没成型。
16 小伙子
啊啊啊啊啊,打字好累啊。接下来不打那么多了。
也门市容:

总统府大门:
总统府大门
注意到了吗?那上圆下方的窗子是建筑最大的特色。
20 街景

17 集市

19 街景

我们的驻地:

18驻地
我们所在的居民区俯瞰。
21 居民区

有没有看到所有的屋顶都有钢筋露出来?那不是房屋没建完,也不是避雷针。那么,为什么那么多房顶都把钢筋露出来呢?

 

网络那一边的观众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嘛?答出来有奖!!!(以无码套图一套设奖可否?)

22 居民区

最后最后,纠正大家一个错误。

我们学数学的时候知道,一直是用阿拉伯数字来进行计算。其实呢,看看下面这个车牌,上面的那个才是真正的阿拉伯数字,而我们用的1234567890,实际上是古印度人的发明。

23 真正的阿拉伯数字

E72 刷机成功

    本帖主要是为了抒发我刷机成功后回忆起手机店希望我花五十块的优惠价在他们店里刷机却听到我坚定的说我自己来之后露出惋惜表情的导购小Lady样子的快乐。

    在2010年3月之前,我从来没有用手机上过网聊过天炒过股,本世纪头十年手机对我的作用就是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加时钟闹钟,最近两年加了个偶尔拍照。

    终于升级换代成智能手机了,全键盘的Nokia e72。澳洲版黑色,但是他他妈的只支持英文显示,用Penny的话来说:Holy crap on the holy crapper!

    一番研习,自觉“得之矣”,当即动手。整个操作过程耗时两个半小时,其中两个小时用于在论坛里学习,十分钟用于酝酿情绪,二十分钟进行刷机。

    大致过程:

    Nokia用不同的CODE来区分它在不同国家销售的手机,想要刷成能支持你要显示的国家文字的操作系统的话,首先,用Nemesis Service Suite(NSS)这个软件把手机的CODE改成对应国家地区的CODE,我改的是香港,支持简繁体中文和英文。据说改马来或者亚太区也可以,我没有再试了。

    其次,用Nokia Software Updater也就是NSU的来对手机进行更新,只管点一下更新即可,如果你的手机操作系统软件是最新的版本,那么点一下重新更新就行。手机会把整个最新版本的系统重新下载到你手机上,连重启都是自动的。

    很辛苦么?输入数字7个,鼠标点十来下左右。同志们,上网搜索一下,自己动手,这一下就值澳元五十块!